重慶科技學院法政與經貿學院2024年碩士研究生招生簡章
重慶科技學院法政與經貿學院2024年碩士研究生招生簡章與專業目錄
一、法政與經貿學院概況
重慶科技學院法政與經貿學院是學校為適應高等教育改革與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需要于2010年組建成立的。學院涵蓋社會學、經濟學、公共管理學三大學科專業領域,擁有公共管理重慶市“十四五”重點學科和國際商務、社會學校級重點學科、國際經濟與貿易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和社會工作校級“三特”專業。學院設有社會學系、經濟系兩個系,學校二級虛體教學機構公共管理教育中心,開設有國際經濟與貿易、社會工作、資源與環境經濟學、勞動與社會保障4個本科專業,招收公共管理和國際商務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
學院現有教師61人,其中,高級職稱教師20人,95%以上的教師具有博士或碩士學位,公共管理碩士生導師42人,國際商務碩士生導師15人。教師中,團中央中國青年創業導師1人,重慶市科技傳播首席專家1人,重慶市社科專家1人,國家社科基金同行評議專家1人,重慶市院士專家科普團成員1人,重慶市中青年骨干教師1人。重慶英才名家名師1人,重慶市巴渝青年學者2人,重慶市兒童工作資源中心專家1人,重慶市高校課程思政教學名師1人,重慶市就業指導專家庫成員1人。
學院建有重慶市創新文化研究中心市級智庫平臺、第二批重慶市社會工作創新創業基地各1個,重慶市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1個。已建有集教學、科研與社會服務為一體的多功能實驗教學中心,包括國際貿易仿真模擬實驗室、社會工作實驗室、跨境電子商務仿真子系統、資源與環境價值評估仿真子系統等多個實驗室。與政府機關、大中型企業、社會機構建立了20多個校外社會實踐教學基地。
近五年,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3項、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4項、主持立項省部級科研項目84項;縱向項目科研經費527萬元,橫向項目合同經費112.8萬元,年均科研經費128萬元;獲重慶市發展研究獎三等獎2項;出版專著16部,其中學校署名為第一單位13部;發表論文174篇,其中6篇被《新華文摘》、人大復印資料等轉載、轉摘,被CSSCI、EI等收錄40篇;獲省(市)部級三等獎以上獎勵4項;6篇決策咨詢報告獲得省部級主要領導肯定性批示或被省級政府采納。在重慶市教學能手大賽等教學活動中獲得一等獎3項,二等獎、三等獎各4項;3名教師獲得全國教育系統巾幗建功標兵?,F有重慶市精品課程1門,重慶市精品資源共享課1門,重慶市一流課程3門,重慶市課程思政示范課程2門。重慶市高校課程思政教學團隊2個。
學院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科技創新能力強。近五年,學生在全國研究生公共管理案例大賽、全國高校商業精英挑戰賽--國際貿易競賽、全國高校商業精英挑戰賽--跨境電商創新實踐大賽、海峽兩岸大學生外貿模擬商展競賽、中國社會工作大學生論壇、全國社工微電影大賽、全國大學生能源經濟學術創意大賽、全國大學生節能減排社會實踐與科技競賽和大學生“挑戰杯”等各類競賽中屢獲殊榮,榮獲100余項。研究生、本科生就業率保持在90%以上,均位于同類高校前列,畢業學生深受用人單位好評。
學院堅持以人才培養為根本,以教育教學為中心,以科學研究為支撐,以服務社會為己任的辦學思路,努力培養社會所需的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近五年,獲得校級先進黨總支、黨風廉政建設工作先進集體、連續三年榮獲先進集體榮譽稱號,學生第一黨支部先后獲批重慶市新時代高校黨建“雙創”樣板支部、第三批“全國黨建工作樣板支部”培育創建單位,學院事業發展蒸蒸日上。
二、招生專業目錄
聯系人 | 專業 | 研究方向 | 學習形式 | 初試科目 | 復試科目 | 同等學歷加試科目 |
國際商務:李老師, 電話見官網 | 025400 國際商務 (專業學位) | 01自貿區建設與數字貿易02能源貿易與綠色發展03跨國公司管理與技術交易 | 全日制 |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4英語 ③396 經濟類綜合能力 ④434國際商務專業基礎 | 920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 | ①993商務英語 ②994國際經濟學 |
公共管理:胡老師,電話見官網 | 125200 公共管理 (專業學位) | 01公共服務與社會治理02公共政策與風險管理03區域發展與環境治理 | 全日制 非全日制 | ①199管理類綜合能力 ②204英語 ③無 ④無 | 919思想政治理論 | 無 |
三、學費標準和獎助政策
(一)學費、住宿費標準
學位類型 | 授位類別 | 專業 | 學費 (每生每年) | 住宿費 (每生每年) | 學制 | 學習形式 |
專業學位 | 國際商務 碩士 | 國際商務 | 13000元 | 1200元 | 3年 | 全日制 |
公共管理 碩士 | 公共管理 | 13000元 | 1200元 | 3年 | 全日制 | |
20000元 | 不安排住宿 | 3年 | 非全日制 |
(二)獎助政策
助類別 | 獎助金額 | 資助范圍 | |
獎學金 | 國家獎學金 | 2萬元 | 依據當年相關文件評定 |
校長獎學金 | 1萬元 | 依據當年相關文件評定 | |
學業獎學金 | 0.4-1萬元/年 | 100%覆蓋全日制研一新生和按計劃完成階段學業的二、三年級研究生 | |
企業獎學金 | 0.2-1萬元/生 | 依據當年相關文件評定 | |
助學金 | 國家助學金 | 0.6萬元/生?年 | 100%覆蓋 |
學校助學金 | 0.2萬元/生?年 | 100%覆蓋 | |
“三助一輔” 崗位津貼 | 300元以上/生?月 | 100%覆蓋 | |
科技創新 | 創新計劃項目 | 0.5-1萬元/項 | 依據管理辦法執行 |
其他專項 | 國際交流資助 | 0.2-2萬元/生 | 擇優評選 |
貧困學生可申請國家助學貸款或生源地貸款 |
注:1.助學金資助對象不包括有固定工資收入者和定向碩士研究生;
網校師資
限時免費資料
考情分析
學習計劃
考點總結
報考指南
分錄/公式/法條
歷年試題
研友互動
關注微博

關注正??佳形⒉?/p>
關注微信

關注正??佳泄娞?/p>

考研督學群

考研備考群

考研在職群

考研二戰群